一、当前生猪价格走势
根据最新市场监测数据,2025年4月15日全国外三元生猪均价为14.91元/公斤,较前一日上涨0.14元/公斤,延续了近期的上涨趋势。这一涨幅主要受市场情绪提振及供应端收缩驱动,北方主产区领涨,南方市场则呈现“稳中偏弱”态势。
二、价格波动核心原因
供应端收缩与惜售情绪
压栏惜售:养殖端(散户与集团企业)普遍压栏惜售,散户将出栏体重从110公斤提升至120公斤以上,导致标猪供应减少。
二育入场:受中美贸易摩擦影响,市场预期三季度饲料成本上升,二育(二次育肥)补栏积极性显著提升,尤其在东北、华北、华东等地,标猪溢价达0.1-0.2元/斤,截留了部分猪源。
集团减量:头部企业如牧原、温氏等主动缩减4月出栏计划,进一步收紧短期市场流动性。
需求端支撑有限
虽然清明、五一假期提振消费预期,但中旬消费疲软,家庭及户外消费跟进不足,屠宰企业毛白价差收窄,压价情绪仍存。
南方市场(如广东)因白条走货放缓,猪价出现回调压力。
政策与成本预期
美国对等关税措施导致大豆进口成本上升(美豆占国内20%),市场担忧三季度饲料成本压力,推升对猪价的长期看涨情绪。
三、区域价格差异
截至4月15日,全国生猪价格呈现“北强南稳”格局:
北方主产区:
东北地区:14.10-14.55元/公斤(如黑龙江哈尔滨报价14.2元/公斤)。
华北地区:14.60-15.15元/公斤(如河北石家庄14.6元/公斤)。
南方市场:
华东地区:14.8-15.51元/公斤(如山东济南14.8元/公斤,浙江最高达15.51元/公斤)。
华南地区:14.6-15.60元/公斤(如广东高位承压,出现回调迹象)。
四、未来走势预测与风险提示
短期(4月下旬):
震荡偏强:二育补栏热度或延续至月底,北方标猪供应偏紧支撑价格。
潜在风险:
集团企业为完成月度计划可能集中出栏;
压栏大猪若在5-6月集中出栏,将形成抛压;
冻品库存企业抛售冲击现货市场。
中期(5-6月):
预计猪价中枢回落至14-15元/公斤,东北地区或触碰14元/公斤政策底。
出栏均重回升至125公斤,叠加饲料成本低位,养殖利润空间仍存,但需警惕供需再平衡压力。
五、市场建议
北方养殖户:趁当前高价分批出栏,优先处理300斤以上大猪,避免后期集中抛售风险。
南方养殖户:关注区域价差,避免盲目跟涨,灵活调整出栏节奏。
屠宰企业:需应对二育截留猪源的挑战,灵活调整采购策略,防范毛白价差扩大风险。
六、数据与政策背景
国家统计局数据:4月上旬生猪(外三元)价格为14.7元/公斤,与3月下旬持平,反映月初供需平衡。
期货市场:生猪期货近月合约贴水收窄,显示市场对后市预期改善,但远期合约仍受供应压力压制。
结语
当前猪价在情绪与短期供应收缩的推动下“逆势上行”,但需警惕供应释放与需求疲软的双重压力。建议从业者密切关注政策动向、集团出栏节奏及二育入场规模,理性决策以规避风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