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市场整体走势**
2025年3月12日,全国生猪市场呈现“短期回暖,但中期承压”的复杂局面。据监测数据显示,今日生猪(外三元)均价为**14.64-14.67元/公斤**(约合7.1-7.8元/斤),较前一日小幅上涨,但区域分化明显。北方市场标猪报价集中在**6.9-7.4元/斤**,南方主销区如西南、华东等地则达到**7.4-7.8元/斤**。不过,农业农村部同期数据显示,全国生猪出栏均价单日跌幅达0.45元/公斤,北方主产区甚至跌破15元/公斤关键位,黑龙江局部出现14.2元/公斤超低价位,显示市场存在分歧。
---
二、区域价格动态**
1. **北方市场**:东北、华北地区标猪报价小幅回升,黑龙江局部涨至14.2-14.6元/公斤,河南主产区均价7元/斤左右,养殖端扛价惜售情绪较强。
2. **南方市场**:广东、四川等地猪价稳中偏强,广东规模场出栏价15.6-16.1元/公斤,但川渝地区受产能释放影响,价格补跌压力仍存。
3. **区域价差**:南北价差收窄至1.0元/公斤以内,主因北方低价猪源外调增加,而南方消费支撑有限。
三、涨跌驱动因素
利好支撑:
养殖端惜售:饲料成本持续攀升(玉米均价约2200-2430元/吨,豆粕3400-3800元/吨),叠加标猪价格低位,散户及部分集团场挺价意愿增强。
消费小幅回暖:南方销区餐饮需求回升,屠宰场开工率升至26.2%,白条订单量环比增长。
利空压力:
供应过剩:能繁母猪存栏连续8个月超4100万头警戒线,3月标猪理论供应量达7100万头/月,远超6500万头正常需求。
出栏压力后置:规模猪企3月计划出栏量环比增12.4%,中下旬或加速出栏,加剧市场抛售风险。
消费疲软:节后餐饮需求环比降23%,冻品库存周转率跌至12%,居民家庭采购积极性不足。
四、未来趋势预测
短期(3月13-15日):北方市场或继续探底至13.8-14.2元/公斤成本线,南方主销区补跌0.3-0.5元/公斤,集团场日均出栏量可能增至28-30万头。
中期(二季度):若产能去化未启动,生猪均价或下探至13.5元/公斤,行业亏损面或扩大至85%以上。
五、策略建议
1. 养殖端:优先出栏130公斤以上大体重猪,避免压栏风险;关注玉米-豆粕价格比,优化饲料成本。
2. 市场监测:密切关注中央冻猪肉收储政策及能繁母猪保险补贴调整动向。
3. 风险对冲:利用生猪期货合约(如2505合约现报13385元/吨)锁定价格波动风险。
六、重点地区报价参考
| 地区 | 标猪价格(元/公斤) | 较前日波动 |
|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|
| 黑龙江 | 14.2-14.6 | ↓0.5 |
| 河南 | 14.8-15.3 | ↓0.6 |
| 广东 | 15.6-16.1 | ↓0.3 |
| 四川 | 15.1-15.6 | ↓0.4 |
总结:当前猪价虽受情绪推动短期反弹,但供需基本面偏空格局未改,建议养殖户理性看待涨势,及时调整出栏节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