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疫情动态与风险研判
国内形势:2024年我国未报告非洲猪瘟疫情,但2025年初监测显示部分地区环境样本病毒阳性率上升,屠宰厂、农贸市场等场所仍存在病毒污染风险。
国际案例:马来西亚雪兰莪州2025年2月爆发非洲猪瘟,56个养猪场感染超7.6万头猪,政府已启动大规模扑杀及掩埋措施,并加强市场流通监管。
二、防控技术核心措施
消毒灭源
舍外消毒:温度高于-6℃时使用0.5%戊二醛水溶液,低温环境选用含二氯异氰尿酸钠或过硫酸氢钾复合物的低温消毒剂;地面可采用火焰消毒。
物资消毒:优先烘干处理,疫苗等温度敏感物品需恢复室温后消毒。
饮水消毒:使用二氧化氯或漂白粉,可添加酸化剂提高效果。
免疫与监测
疫苗方案:种猪每年普免2-3次,仔猪根据母源抗体水平确定首免日龄(常规免疫为21-28日龄首免,间隔4周二免)。
疫病监测:加强临床巡查和实验室检测,快速排查疫情。
环境与饲养管理
分区管理:划分净区(生产区)与污区(无害化处理区),实行单向流动管理。
人员管控:禁止外来人员入场,饲养人员进入生产区需严格洗浴消毒。
全进全出制:降低交叉感染风险,调整饲养密度并保障通风保暖。
三、应急处置与政策要求
扑杀与无害化处理:感染猪只须立即扑杀,采用二氧化碳安乐死后深埋,严格防止病猪肉流入市场。
法律措施:对拒绝配合扑杀的养殖场主依法追责,政府部门强化监管力度。
四、中小规模养殖场专项指南
物资储备:减少外部采购频次,设置消毒静置间,避免使用非本场猪肉制品。
车辆管理:配备内部专用车辆,作业后及时清洗消毒。
五、中医药辅助防控
中药方案:使用含黄芪、金银花、板蓝根等成分的中药制剂(如芪仕欣),可增强免疫力并抑制病毒复制,拌料或饮水连用5-7天。
当前非洲猪瘟防控需结合生物安全强化、科学免疫及环境管理,尤其需警惕冬春交替季节病毒存活率升高的风险。